

近期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,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,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、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牵头起草的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》等7项国家标准正式落地,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。
、
此次标准体系的集中出台,标志着再生资源行业正式开启“标准化驱动产业升级”的新篇章,同时更释放了万亿级市场信号。垃圾处理企业、设备制造商、环保从业者,如何抓住这波政策红利?本文带你划重点!
分拣中心“分家”了
专业型分拣中心:专攻单品类(如废塑料、废纸),年处理量需达标,但面积“因地制宜”。
综合型分拣中心:处理多品类,面积需>3000㎡,年分拣量>3万吨,南北差异需平衡。
环保安全“零容忍 ”
废水必须达标排放:降噪、防尘、危废单独存储成标配,应急预案必须到位。
首次量化绩效指标:单位面积产能、能耗等数据可追溯,倒逼企业提效。
智能化设备成为刚需:
智能分拣机器人、AI识别系统、物联网监控被点名推广,传统人工分拣时代终结。
设备制造企业:万亿市场,四大机遇
市场需求井喷:分拣中心需标配光电分选等设备,综合型中心催生多功能集成化生产线需求。
技术升级竞赛:低能耗分选设备、节水清洗设备成研发重点,企业需从“卖设备”转向“卖解决方案”。
标准化倒逼行业洗牌:环保合规设备(如废气处理装置)成入场券,中小企业或面临技术淘汰。
政策红利:国家“两新”政策(设备更新、以旧换新)提供补贴,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抢占先机
以青绿环境位于湖北省的绿色分拣中心项目为例,该项目占地4000平方,采用模块化设计,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了整体解决方案。
项目系统配置了智能机器人、磁选机、涡电流机等多个智能设备,可根据物料形状和比重,高效筛分出塑料瓶、易拉罐等3D物料,以及薄膜、纸张等2D物料和细小杂质。
智能机器人实现塑料瓶、利乐包 等自动分选归类。机器人融合视觉、AI算法和并联高速运动控制技术,分拣准确率大于95%,最大分拣速度可达5400次/小时。
磁选机将铁制品吸附筛除,接下来铜铝等贵金属通过涡电流分选机 分拣。
分选出来的金属、泡沫、纸板、塑料瓶、织物等使用专用打包机压缩成块。分类好的物料运送到后端深加工企业。制作成相关物品,实现循环再利用。
产线高度智能自动,拒绝人工繁杂,分拣效率高、运行稳定可靠、产出物附加值高,青绿绿色分拣中心实现智能环保双驱动,推动再生资源从“低价原材料”向“低碳高端供应链”转型,实现100%资源化。
新规落地,既是挑战更是机遇!绿色分拣中心建设规范化、设备智能化、管理数字化已成不可逆趋势。无论是传统环卫企业还是科技型公司,唯有紧跟政策、拥抱技术,才能在这场“绿色革命”中立于不败之地。